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队伍  创新团队

 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


 

序号

团队称号

学术带头人姓名

团队成员

授予单位

1

煤矿瓦斯与煤自燃防治教育部创新团队

周福宝

王德明,程远平,林柏泉,李增华,秦波涛,翟成等

教育部

2

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周福宝

王德明,陈开岩,蒋曙光,刘应科等

江苏省教育厅

3

校级优秀创新团队

瓦斯与煤自燃风险共生环境灾害防治

2013ZCX002

周福宝

王德明,陈开岩,魏连江,李忠辉,仲晓星,程建维,刘应科,李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4

校级卓越团队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防治

2014ZY001

王恩元

王恩元、何学秋、刘贞堂、刘晓斐、沈荣喜、王亮、闫秋艳、赵恩来、宋大钊、欧建春、黄亚平、徐剑坤

中国矿业大学

5

校级青年团队

深部矿井瓦斯灾害水力化防治

2014QN001

翟成

林柏泉、李庆钊、朱传杰、杨威、邵昊、郝志勇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矿井通风防灭火:“矿井通风防灭火”创新团队是江苏省教育厅20098月批准建设的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之一。团队带头人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王德明教授,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1名、讲师6名和博士生6人,平均年龄33岁。

20098月以来,团队成员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款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学者攀登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研究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申请或获授权国家专利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1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篇,出版专著与教材2部。

团队自立项以来,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被遴选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获得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二等奖,培养的博士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

矿井通风防灭火是我国煤矿安全的传统学科方向,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及关键研究方向,本团队将进一步突出其特色,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煤自燃倾向性测试新方法及装备、矿井火灾防治新材料、煤矿采空区的煤自燃火源特性、煤自燃隐蔽火源探测方法及其装备和泡沫除尘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通过建设,预计将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将取得较大的突破,取得一批具有高展示度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矿井瓦斯防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在周世宁、俞启香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组建了煤矿瓦斯研究团队,在煤层瓦斯流动、煤岩动力灾害、瓦斯(煤尘)爆炸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促进我国煤矿瓦斯灾害预防科技发展。本研究团队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在煤矿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预防方面形成了煤层瓦斯流动理论、煤岩动力灾害及预防和瓦斯爆炸及预防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成果,推动了我国煤矿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研究团队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针对当前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瓦斯灾害防治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保护层开采卸压瓦斯抽放的瓦斯综合治理模式,制定了保护层开采及卸压瓦斯治理抽放的技术规范;发明了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电磁辐射实时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钻割一体化消突和卸压强化瓦斯抽放的技术与装备;开发了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技术及软件、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技术及软件、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巷道快速掘进技术、瓦斯抽放钻孔密封技术及装备等。这些成果在煤矿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申请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专利7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1部、省部级优秀图书奖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有60余篇次被SCIEIISTP收录。

本研究团队今后的研究目标为:以瓦斯运移动力学机制及围岩体灾变机制为研究主线,突出我国深部含瓦斯煤层高效安全开发附加场效应为研究重点,围绕如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1)复杂条件下(三高两低)含瓦斯煤体异常动力学机制,(2)瓦斯运移动力学演化及控制关键理论,(3)采掘空间围岩体能量平衡与灾变机制。通过突破上述三大关键科学问题,来有效地带动本领域的技术创新,保障煤炭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状况根本性好转,形成一支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煤矿瓦斯领域学术团队。

中国矿业大学创新团队——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创新团队:“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创新团队是中国矿业大学20051月首批获准建设的创新团队之一。由于建设成果显著,20091月考核为优秀,学校决定从20096月起将本团队转入第四批创新团队进行继续培养。

该创新团队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瓦斯与火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进行建设。针对煤矿瓦斯爆炸、火灾等重大灾害防治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团队主要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矿井通风与防尘、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等领域进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2005年以来,团队成员承担了(或正在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1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仪器专款项目2项、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项目7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课题1项、子课题7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子课题5项,国家重大产业开发技术专项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学者攀登项目1项,纵向科研经费达到3297万元。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含中国煤协、国家安监总局)以上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国家级图书奖1项,省部级图书奖1项;获授权国家专利4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86篇,出版专著与教材27部。

2005年以来,团队中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被遴选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分别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获第十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2人获得孙越崎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全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二等奖,2人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所培养的研究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06年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

通过大力建设,本团队整体科学研究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特别是在区域性瓦斯治理、保护层开采、煤自燃特性测试及新型防灭火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瓦斯(煤尘)爆炸动力学演化、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等研究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团队十分注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现已与国外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机制,近年来举办2次国际会议、2次较大型国内学术会议,通过这些工作,扩大了本团队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推动了团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